上海流行音樂(1927-49):雜種文化美學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
上海流行音樂(1927-49):雜種文化美學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 評價
網友滿意度:
前一陣子去書展看到很多書都很想買~~~~~
但那天居然忘記帶錢包出門 >
整個非常的失落!!!!因為就是要去書展買書呀....
我真的很喜歡看書~日常沒事最大的休閒就是看書
從文學類到旅遊類等等什麼都看
所以買書是我的一大樂趣之一~~~~
最近朋友們都在推薦一本很好看的書!!!!
就是 上海流行音樂(1927-49):雜種文化美學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
是年度排行榜書籍耶!!!
我力馬上博客來購買~~~~~~
博客來時常有打折優惠 買書真得比較優惠唷~~~~
推薦給跟我一樣喜歡閱讀的朋友壓 :)
博客來傳送門順便一起給你囉~~~~~~
(●’ω`●)博客來e-coupon傳送門
上海流行音樂(1927-49):雜種文化美學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
淋巴代謝瘦全身:神奇彈力帶刺激淋巴代謝,淋巴暢通一定瘦!(隨書附贈180公分專業加強版彈力帶) |
史上最強!減肥懶人包:腰-腹-臀-腿各別擊破,吃-喝-穿著秘訣全蒐羅 |
商品訊息功能
:
商品訊息描述:
本書討論1927至1949年間以上海為發展中心的中國早期流行音樂,如何以聲音形式,在傳統與現代之間辯證角力,帶來文化與聽覺的啟蒙。這個樂種既仰賴聲音機器存在與散佈,它便不只在音樂內容上為聽眾造成衝擊,製造與傳播這種音樂的聲音技術也形塑了聽覺現代性。音樂為複雜文化網絡中的一部分,本書企圖呈現上海流行音樂與彼時文學、文化、思想、美學之間的互文性,由聲音的角度重構與認知時代的文化結構和美學秩序。
黎錦暉作為研究的切入點與音樂發展的基準點,他以流行歌曲示範現代生活中,從愛情到愛國情操等各種面向。上海流行音樂以黎錦暉的美學秩序為規則,隨著樂風成熟,所謂「爵士樂」風格、舞曲節拍等外來元素的使用越是頻繁熟練,外新內舊的音樂手法也就越顯隱晦難辨。上海流行音樂以崇洋媚外的假動作的意義在於,失誤性的模仿建立了音樂的主體性,鬆動外來力量的權威與規訓,本書將之視為聲響上的殖民學舌(Colonial Mimicry)。
商品訊息簡述柏克萊網路書局:
留言列表